喜雨奉郡伯喻惕庵

两月苦无雨,郊原生白烟。 君侯重民隐,轸念独勤惓。 窃笑焚巫妄,惟师罪已贤。 精禋极昭格,诚恳契幽玄。 小暝惊俄尔,浓云忽沛然。 卧龙起深壑,晴日暗居廛。 淅沥初堪数,奔腾遂欲颠。 银河横迥望,瀑布注高檐。 江鸟飞应尽,林花湿更妍。 黍禾青被陇,畎浍绿盈川。 巳慰三农望,宁无一物偏。 潜孚德政在,阖辟化工全。 贱子三冬计,东原数亩田。 有怀同野老,拭目待丰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郡伯(jùn bó):古代官职名,郡的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县长。

翻译

喜雨奉郡伯喻惕庵 [明]孙承恩 两个月来一直没有下雨,郊外的原野上升起了白烟。 郡伯非常重视民生,心中忧虑着自己的孤独勤劳。 暗自嘲笑那些燃烧巫术的人是愚蠢的,只有真正的贤者才是值得尊敬的。 祭祀仪式非常庄严,真诚地契合着幽玄之理。 天色渐渐暗下来,浓密的云突然密布。 蛰伏的龙从深谷中升起,阳光逐渐隐没在房舍之间。 细雨初时还可以数清,后来却变得汹涌欲倾。 银河横跨天际,瀑布从高檐倾泻而下。 江边的鸟儿飞翔,林中的花朵更加娇艳。 田间的黍稷一片翠绿,田野中的水沟满溢着清澈的水。 这景象让三农感到欣慰,没有一样物产会偏废。 潜心修德政的人在默默耕耘,神灵的力量全然显现。 一个贫穷的人在冬天里计算着东原数亩的田地。 怀着与野外老人一样的心情,期待着丰收的到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干旱后终于迎来喜雨的景象,以及人们对丰收的期盼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劳作的热爱和对丰收的渴望,展现了作者对农民的关怀和对社会的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独特感悟。

孙承恩

明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