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应公子之金陵

· 徐渭
公子行游宝剑辉,宁亲綵袖霭庭闱。 西园别饮芙蓉夜,东道谁开燕子矶。 万里江光飞海岱,六朝草色上人衣。 高皇旧事冯谁问,赋得西京雁带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宝剑辉(huī):指宝剑闪耀光芒。
  • 綵袖(cǎi xiù):指彩色的袖子。
  • (ǎi):轻柔的云雾。
  • 庭闱(tíng wēi):指庭院内。
  • 芙蓉(fú róng):一种美丽的花。
  • 燕子矶(jī):地名,指燕子岛。
  • 江光(jiāng guāng):江水的光芒。
  • 海岱(dài):指泰山。
  • 六朝(liù cháo):南朝时期的六个朝代。
  • 高皇(gāo huáng):指高祖皇帝。
  • (píng):问候。
  • 西京(xī jīng):指长安。

翻译

公子游历时,手持闪闪发光的宝剑,身穿彩色袖子,轻柔的云雾缭绕在庭院内。在西园与朋友别后,夜晚在芙蓉花下共饮,第二天又经过燕子岛,不知是哪位朋友在那里等候。长江的光芒照耀着泰山,六朝的繁华景色映在人们的衣裳上。关于高祖皇帝的往事,又有谁会问起呢?写下这首诗,寄托着西京的雁群归来的美好愿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代士子游历的画面,通过描写宝剑辉煌、彩袖飘飘、庭院云雾等场景,展现了当时士人的风采与情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表达了对过往历史的追忆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整体氛围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古代文人的豪情壮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徐渭

徐渭

明浙江山阴人,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晚号青藤。诸生。有盛名,天才超逸,诗文书画皆工。常自言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其画工花草竹石,笔墨奔放淋漓,富于创造。知兵好奇计,客胡宗宪幕,擒徐海,诱王直,皆预其谋。宗宪下狱,渭惧祸发狂自戕不死。又以击杀继妻,下狱论死,被囚七年,得张元忭救免。此后南游金陵,北走上谷,纵观边塞阨塞,辄慷慨悲歌。晚年贫甚,有书数千卷,斥卖殆尽。自称南腔北调人,以终其生。有《南词叙录》、杂剧《四声猿》及文集。 ► 15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