沔阳志感二首

早岁从亲此宦游,重来五十四春秋。 更无耆老询前事,尚有邦人德故侯。 吏治渐闻随俗变,汉江终古抱城流。 州前老桧当时物,笑我垂髫今白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沔阳(miǎn yáng):古地名,今湖北省荆州市一带。 耆老(qí lǎo):年迈的长者。 邦人(bāng rén):同邦的人。 德(dé):品德。 侯(hóu):指古代的贵族。 吏治(lì zhì):官吏的治理。 随俗(suí sú):顺应风俗。 汉江(hàn jiāng):中国长江的支流之一。 老桧(lǎo guì):指古代的一种树木,也用来比喻古老的事物。 垂髫(chuí tiáo):指年幼的时候。

翻译

早年跟随亲人在沔阳这片地方游历,如今已经五十四岁了。虽然没有老人来询问过我的往事,但仍然记得那些有德行的前朝侯爵。官吏的治理逐渐听说随着时代风俗的变迁而改变,汉江一直静静地环绕着这座古老的城市。当年州前的老桧树是那时候的见证,如今笑我当年稚嫩的头发如今已经白了。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沔阳故地的眷恋之情,回忆了自己早年在那里的经历和见闻。诗中通过对岁月变迁和个人成长的反思,展现了时光流转中人生的沧桑和变化。诗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勾勒出了一个个生动的画面,让读者感受到岁月的无情和时光的流逝。

孙承恩

明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