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舍人往昆山为顾相公营墓

明主敦耆老,藏山借宠恩。 使臣出左掖,秘器给东园。 旧路吴中树,新碑海上原。 平津众宾客,试问几人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王舍人(wáng shè rén):指王舍人这个人物,可能是古代官员的称谓。 昆山(kūn shān):地名,位于江苏省苏州市。 顾相公(gù xiàng gōng):指顾相公这个人物,可能是古代官员的称谓。 耆老(qí lǎo):年老的人。 左掖(zuǒ yè):皇帝左侧的宫廷。 秘器(mì qì):指秘密的宝物。 吴中(wú zhōng):古代地名,指江苏省苏州地区。 海上(hǎi shàng):海边。 平津(píng jīn):平原之间的水道。 宾客(bīn kè):客人。

翻译

明君尊敬老人,把山作为恩宠的象征。派遣使臣从皇帝的左侧出发,将秘密的宝物送到东园。在吴中的古老道路上,在海边的新碑原上,来往的宾客们,试着问问还有多少人留存。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明君对老人的尊敬和恩宠,通过送王舍人前去昆山为顾相公营墓的情节,展现了对耆老的敬重。诗中运用了古代宫廷和地名的描写,结合了历史背景和人物关系,表达了对老人的尊重和对生命的思考。整体氛围庄重而又富有仪式感,展现了古代社会中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唐顺之

唐顺之

明常州府武进人,字应德,一字义修,称荆川先生。嘉靖八年会试第一。曾协助总督胡宗宪讨倭寇,谓御敌上策,当截之海外,纵使登陆,则内地受祸。曾亲率舟师,邀敌于长江口之崇明。三沙告急,督户镗、刘显赴援,亲跃马布阵,持刀直前。以功升右佥都御史、凤阳巡抚。学问广博,通晓天文、数学、兵法、乐律等,兼擅武艺,提倡唐宋散文,与王慎中、茅坤、归有光等被称为“唐宋派”。有《荆川先生文集》。 ► 5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