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德道中

苍山百转见炊烟,茅屋高栖古树颠。 细雨薜萝侵石径,深秋粳稻满山田。 云中望影迷遥岫,草里闻声觉暗泉。 倘遇秦人应不识,只疑误入武陵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苍山:指高大的山
  • 茅屋:草顶的房屋
  • 薜萝(bìluó):一种攀缘植物
  • 粳稻(jīngdào):一种稻谷品种
  • (xiù):山峰
  • 暗泉:隐蔽的泉水
  • 秦人:指古代秦国的人
  • 武陵川:地名,指山区的河流

翻译

在广德道中, 苍山间时常飘荡着炊烟,茅屋高高地依偎在古老的树梢上。 细雨轻轻地打在石径上,薜萝攀附着,深秋时节,稻田里满是金黄的稻谷。 在云雾中眺望,看不清山峰的倒影,草丛中传来潺潺水声,仿佛置身于幽深的泉水之中。 如果遇到古代秦国的人,可能也会感到陌生,误以为迷失在了武陵山区的河川之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间田园风光的画面,通过描写苍山、茅屋、细雨、稻田等元素,展现了一种宁静、深秋的景象。诗人运用生动的描写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感融合在一起,给人以清新、恬静之感。整首诗意境深远,读来让人仿佛置身于山间田园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唐顺之

唐顺之

明常州府武进人,字应德,一字义修,称荆川先生。嘉靖八年会试第一。曾协助总督胡宗宪讨倭寇,谓御敌上策,当截之海外,纵使登陆,则内地受祸。曾亲率舟师,邀敌于长江口之崇明。三沙告急,督户镗、刘显赴援,亲跃马布阵,持刀直前。以功升右佥都御史、凤阳巡抚。学问广博,通晓天文、数学、兵法、乐律等,兼擅武艺,提倡唐宋散文,与王慎中、茅坤、归有光等被称为“唐宋派”。有《荆川先生文集》。 ► 5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