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金刹(jīn chà):金色的佛塔,寺庙。 法石(fǎ shí):传说中能发出法音的石头。 竹幻(zhú huàn):竹子的幻影。 护经(hù jīng):保护佛经。 炉烟袅袅(lú yān niǎo niǎo):炉子里升起的烟雾。 攀缘(pān yuán):攀附佛门,指虔诚信仰佛教。 天花(tiān huā):指佛教中的神通。
翻译
多少年前,在这里建起了金色的佛塔,自宋代以来一直流传至今。传说中法石发出山竹的幻影,护经的龙与水也变得更加深邃。炉烟袅袅地升起,让人知晓尘世的本性,青青的柏树展现出佛心的慈悲。然而,我们对佛法的理解仍未尽兴,神通依然能引起我们的敬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松江金泽寺的景象,通过金色的佛塔、法石、竹幻、护经龙等元素,展现了寺庙神秘而庄严的氛围。炉烟袅袅的场景与青青的柏树形成鲜明对比,寓意着尘世与佛心的交融。诗人表达了对佛法的虔诚信仰,同时也暗示着人们对神秘事物的无限向往和探求。

唐顺之
明常州府武进人,字应德,一字义修,称荆川先生。嘉靖八年会试第一。曾协助总督胡宗宪讨倭寇,谓御敌上策,当截之海外,纵使登陆,则内地受祸。曾亲率舟师,邀敌于长江口之崇明。三沙告急,督户镗、刘显赴援,亲跃马布阵,持刀直前。以功升右佥都御史、凤阳巡抚。学问广博,通晓天文、数学、兵法、乐律等,兼擅武艺,提倡唐宋散文,与王慎中、茅坤、归有光等被称为“唐宋派”。有《荆川先生文集》。
► 593篇诗文
唐顺之的其他作品
- 《 闻石屋彭君置生棺有感为赋四诗 》 —— [ 明 ] 唐顺之
- 《 至常熟陈中丞白训导邀登福山看海二首 》 —— [ 明 ] 唐顺之
- 《 同褚生滔徐生大复夜过城濠水榭作二首 》 —— [ 明 ] 唐顺之
- 《 咏俞虚江参将四首 》 —— [ 明 ] 唐顺之
- 《 陈渡草堂二首 》 —— [ 明 ] 唐顺之
- 《 同孟中丞游龙泉寺二首 》 —— [ 明 ] 唐顺之
- 《 有相士谓余四十六岁且死者诗以自笑古人云死生亦大矣此谓趁日力以进道者言之也苟不进道总是虚生修短何辨焉苟干道有见处夕死可矣然则死生讵足为大哉 》 —— [ 明 ] 唐顺之
- 《 送程翰林松溪谪居朝阳四首 其二 》 —— [ 明 ] 唐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