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夷齐庙二首

未访箕山冢,来经孤竹墟。 精光犹日月,冠冕肯泥涂。 国合归中子,心元避独夫。 千年北海辙,还见盍归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箕山:古代传说中的一座山名,相传为黄帝的陵墓所在地。 孤竹墟:指孤独的竹林所在的地方。 冠冕:指帝王的冠冕。 泥涂:指沾染泥泞,失去光彩。 中子:指中正之士。 独夫:指专横跋扈的人。 北海辙:指历史长河中的痕迹。

翻译

还未去拜访箕山的陵墓,却路过了孤独的竹林所在的地方。 他的光芒依然如同太阳和月亮般璀璨,他的帝王之尊岂会沾染泥泞。 他的国家团结归于中正之士,他的心灵远离专横跋扈的人。 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痕迹,我们又能否重回最初的起点呢?

赏析

这首诗以谒夷齐庙为题,表达了对古代伟人的敬仰和对正直高尚品德的追求。诗人通过对箕山冢和孤竹墟的描绘,展现了古代文化和历史的厚重感。诗中反复强调了中正之士的重要性,以及对专横跋扈之人的抵制,体现了作者对道德伦理的关注和追求。整体氛围庄严肃穆,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古代文化和价值观的思考和赞美。

唐顺之

唐顺之

明常州府武进人,字应德,一字义修,称荆川先生。嘉靖八年会试第一。曾协助总督胡宗宪讨倭寇,谓御敌上策,当截之海外,纵使登陆,则内地受祸。曾亲率舟师,邀敌于长江口之崇明。三沙告急,督户镗、刘显赴援,亲跃马布阵,持刀直前。以功升右佥都御史、凤阳巡抚。学问广博,通晓天文、数学、兵法、乐律等,兼擅武艺,提倡唐宋散文,与王慎中、茅坤、归有光等被称为“唐宋派”。有《荆川先生文集》。 ► 5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