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感怀八首

秋风日夕撼庭柯,冉冉流光剧逝波。 旷野忽闻鸣鹤迥,寒莎犹自乱蛩多。 得来诗句閒题竹,写就黄庭不博鹅。 宋玉平生未闻道,更因摇落叹蹉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冉冉:(rǎn rǎn) 形容时间渐渐流逝的样子。
  • :急速。
  • 鹤迥:鹤的叫声遥远。
  • 寒莎:寒冷的莎草。
  • :(qióng) 蟋蟀。
  • 閒题竹:随意在竹子上题诗。
  • 黄庭:指《黄庭经》,道教经典。
  • 博鹅:指以书法换取鹅的故事,源自王羲之。
  • 摇落:指秋天树叶凋零。
  • 蹉跎:(cuō tuó) 虚度光阴。

翻译

秋风日夜摇撼着庭院的树枝,时光如流水般渐渐流逝。 在空旷的野外忽然听到远处鹤的叫声,寒冷的莎草中蟋蟀的鸣叫此起彼伏。 闲暇时在竹子上随意题写诗句,写下《黄庭经》却无法像王羲之那样换取鹅。 宋玉一生未曾领悟大道,更因秋天的凋零而感叹时光的虚度。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秋日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意义的思索。诗中“秋风日夕撼庭柯,冉冉流光剧逝波”以秋风、庭柯为媒介,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无情流逝。后文通过对旷野鹤鸣、寒莎蛩声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秋日的寂寥与时光的匆匆。结尾处提到宋玉,借以自比,表达了对人生蹉跎的深深叹息,体现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深刻反思。

孙承恩

明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