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番阳沈晋可

江南五月梅潦流,闭门吟作唤雨鸠。有客短襦泥没胫,破纱漏发寒飕飕。 恍疑折角巾,又似白接䍦。何须惊骇陈梁市,便许笑倒襄阳儿。 君言少小走四海,雷转空肠气不馁。遑遑逆旅无知音,每欲笺诗诉真宰。 两年抱琴黄鹤楼,三年作赋鹦鹉洲。眼光艳艳银槃月,笔阵洒洒冰壶秋。 夜来佩剑剑花吼,解后筠轩一携手。狂歌自喜小天地,历谭不觉飞星斗。 解君头上巾,漉我瓮中春。牛马恁走江湖客,麒麟肯画山林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梅潦 (méi liáo):梅雨季节的雨水。
  • (jìng):小腿。
  • 接䍦 (jiē lí):古代的一种头巾。
  • 白接䍦:白色的头巾,此处形容衣着简朴。
  • 陈梁市:古代地名,此处可能指繁华的市集。
  • 襄阳儿:襄阳的少年,此处泛指普通人。
  • 雷转空肠:形容行走四方,心怀壮志。
  • 笺诗 (jiān shī):写诗。
  • 真宰 (zhēn zǎi):天意,天命。
  • 抱琴 (bào qín):携带琴,指文人雅士。
  • 银槃月 (yín pán yuè):形容月光如银盘。
  • 笔阵 (bǐ zhèn):形容写作时的气势。
  • 冰壶秋 (bīng hú qiū):形容文笔清冷如秋水。
  • 剑花吼 (jiàn huā hǒu):剑舞时剑光闪烁,声如吼叫。
  • 筠轩 (yún xuān):竹制的轩廊,此处指雅致的居所。
  • 漉我瓮中春 (lù wǒ wèng zhōng chūn):从瓮中取出酒,春指酒。
  • 牛马恁走江湖客 (niú mǎ rèn zǒu jiāng hú kè):形容奔波劳碌的江湖人。
  • 麒麟肯画山林人 (qí lín kěn huà shān lín rén):麒麟不肯画山林中的人,意指不愿隐居山林。

翻译

江南五月,梅雨季节的雨水流淌,我闭门吟诗,仿佛是唤雨的鸠鸟。有客人穿着短衣,泥水没过小腿,破旧的纱帽下头发散乱,感觉寒冷飕飕。 他看起来像是戴着折角巾,又像是戴着白色的头巾。何必惊骇于陈梁市的繁华,便许笑倒襄阳的普通人。 他说他从小走遍四海,心怀壮志,不畏艰难。在旅途中匆匆忙忙,没有知音,常想写诗诉说天意。 两年间,他带着琴在黄鹤楼吟咏,三年间,他在鹦鹉洲作赋。他的眼光如银盘中的月光,笔下的气势如秋水般清冷。 夜来剑舞,剑光闪烁,声如吼叫,我们在竹轩中相遇,携手共谈。我们自喜于这小小的天地,畅谈之间不觉星斗飞逝。 解下头上的巾,从瓮中取出酒。像牛马一样奔波的江湖人,麒麟不肯画山林中的人。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江南梅雨季节的景象,通过客人的形象和行为,展现了他的不羁与豪放。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如“梅潦流”、“破纱漏发”、“银槃月”、“冰壶秋”等,都极富画面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繁华的超然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元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精神风貌。

唐桂芳

元明间歙县人,一名仲,字仲实,号白云,又号三峰。唐元子。少从洪焱祖学。元至正中,授崇安县教谕,南雄路学正。以忧归。朱元璋定徽州,召出仕,辞不就。寻摄紫阳书院山长。卒年七十有三。有《白云集》等。 ► 3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