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有题问政丹房云长松露鹤巢古树穴苍鼠喜而作为五言

问政苦不远,祗在东南郊。 当年贤太守,询俗留衡茅。 土融迸稚笋,露冷县危梢。 凡禽不敢宿,往往双鹤巢。 我翁勒雄文,每读泗涕交。 何时坐琳馆,清响闻琅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问政:询问政事,这里指探访政事之所。
  • (zhī):仅仅,只是。
  • 衡茅:简陋的茅屋,这里指隐居之所。
  • 土融:土壤肥沃。
  • 县危梢:悬挂的树梢,形容树梢高悬。
  • 琳馆:美丽的馆舍,这里指仙境或高雅的居所。
  • 琅璈(láng áo):古代的一种乐器,这里指美妙的音乐。

翻译

探访政事之所虽不遥远,仅在东南郊外。 当年贤明的太守,曾在此隐居询问民情。 土壤肥沃,嫩笋破土而出,露水冷冷地挂在高悬的树梢上。 普通的禽鸟不敢在此栖息,而双鹤却常在此筑巢。 我的父亲曾在此刻下雄壮的文章,每每读来都令人泪流满面。 何时能坐在那美丽的馆舍中,聆听那清脆悦耳的琅璈之音。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的隐居之地,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其清幽与高洁。诗中“土融迸稚笋,露冷县危梢”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的生机与静谧,而“凡禽不敢宿,往往双鹤巢”则突出了此地的超凡脱俗。结尾的“何时坐琳馆,清响闻琅璈”表达了对高雅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赞美和对精神追求的向往。

唐桂芳

元明间歙县人,一名仲,字仲实,号白云,又号三峰。唐元子。少从洪焱祖学。元至正中,授崇安县教谕,南雄路学正。以忧归。朱元璋定徽州,召出仕,辞不就。寻摄紫阳书院山长。卒年七十有三。有《白云集》等。 ► 3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