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秋胡子
依依陌上桑,婉婉桑间妇。
嫣然红罗襦,采桑湿香雾。
相逢马上郎,停鞭偶回顾。
重遗买一笑,脉脉此情露。
谁知妇人身,托生胶漆固。
本期骨肉亲,反被颜色误。
忆当送郎初,徙倚门前树。
箧笥满征裳,一一裁缯素。
绣为双鸳鸯,犹惧观者妒。
愿郎早归来,恨不与俱去。
尘埃扑床帷,蟏蛸网窗户。
惟有白发姑,未忍衷情诉。
可怜不相识,春心挑中路。
苍皇下马时,忽忽意未悟。
洞房扫春蚕,一见应愧负。
汝妾固可弃,汝亲宁弗慕。
黄金无亏盈,白璧有点污。
嫁夫恩义乖,何如江水赴。
贞姿擅古今,朽骨忘朝暮。
悠悠惩怆心,于焉发长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依依:形容桑树枝叶轻柔摇摆的样子。
- 陌上桑:田间小路上的桑树。
- 婉婉:形容女子温柔美好的样子。
- 嫣然:形容笑容美好。
- 红罗襦:红色的短上衣。
- 脉脉:形容情意深长,含情欲吐的样子。
- 胶漆固:比喻关系非常紧密,不可分离。
- 骨肉亲:比喻至亲,如父母、子女等。
- 徙倚:徘徊,来回走动。
- 箧笥:装衣物的小箱子。
- 缯素:指白色的丝绸。
- 鸳鸯:水鸟,常比喻夫妻。
- 蟏蛸:蜘蛛的一种。
- 苍皇:匆忙,慌张。
- 忽忽:形容心神不定。
- 愧负:感到惭愧和负疚。
- 乖:违背,不和谐。
- 贞姿:坚贞的品格。
- 悠悠:形容时间长久。
- 惩怆心:感到悲伤和悔恨。
翻译
田间小路上的桑树轻柔摇摆,桑树下的女子温柔美好。她穿着红色的短上衣,采桑时身上沾湿了香雾。偶然间,她遇到了一位骑马的男子,他停下马鞭,回头看她。男子为了博得她一笑,深情地凝视着她。谁知道这位女子的身世,她与亲人关系紧密如胶漆。本以为与亲人亲密无间,却因外貌而受到误解。回忆起当初送别男子的时候,她在门前树下来回徘徊。她的小箱子里装满了男子的征衣,每一件都用白色丝绸精心裁剪。她绣了一对鸳鸯,仍担心旁人的嫉妒。她希望男子早日归来,遗憾不能与他一同离去。尘埃覆盖了床帷,蜘蛛网布满了窗户。只有白发苍苍的婆婆,她不忍心向她诉说内心的情感。可怜的是,她与男子在中途相遇,却未曾相识。当男子匆忙下马时,他心神不定,未能领悟真相。在新房中,她正在打扫准备春蚕,一见面就感到愧疚和负疚。她自知可以被抛弃,但对亲人的思念却难以割舍。黄金虽有盈亏,白璧却有点污。如果夫妻恩义不和谐,不如江水奔流而去。她坚贞的品格古今罕见,即使死去也忘不了朝朝暮暮。她感到悲伤和悔恨,长叹一声,时间悠悠。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一位桑间妇与马上郎的相遇,展现了妇人对爱情的坚贞与对亲情的依恋。诗中,妇人的形象温婉而深情,她的内心世界丰富而复杂,既有对爱情的渴望,也有对亲情的牵挂。男子则显得轻浮而匆忙,未能理解妇人的真情。诗歌通过对妇人内心活动的细腻刻画,表达了对坚贞爱情的赞美和对轻浮行为的批判。整体上,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元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唐桂芳
元明间歙县人,一名仲,字仲实,号白云,又号三峰。唐元子。少从洪焱祖学。元至正中,授崇安县教谕,南雄路学正。以忧归。朱元璋定徽州,召出仕,辞不就。寻摄紫阳书院山长。卒年七十有三。有《白云集》等。
► 302篇诗文
唐桂芳的其他作品
- 《 怀鲜于必仁 其二 》 —— [ 元 ] 唐桂芳
- 《 赠李鍊师古体一首 》 —— [ 元 ] 唐桂芳
- 《 伏读高昌佥宪公唐律十二首爱其清新雄杰殆本天成非吟哦造次可得韩退之慕樊宗师文苏子瞻拟黄鲁直体惟其有之是以似之区区虽欲效颦第恐唐突西施耳和游张公洞 》 —— [ 元 ] 唐桂芳
- 《 病中辱周彦明吴彦冲下顾荒寂长篇短句间见层出懒拙不即奉答姑述唐律十解以谢 》 —— [ 元 ] 唐桂芳
- 《 谩兴七首 》 —— [ 元 ] 唐桂芳
- 《 病中辱周彦明吴彦冲下顾荒寂长篇短句间见层出懒拙不即奉答姑述唐律十解以谢 》 —— [ 元 ] 唐桂芳
- 《 偶成 》 —— [ 元 ] 唐桂芳
- 《 暇日登尚絅秀才楼居率成四律以贺 》 —— [ 元 ] 唐桂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