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馆夜闻杜鹃

· 郝经
啼落深江月,催残故国春。 不堪多恨鸟,偏聒未归人。 血尽肠应断,哀馀声更频。 关心尤入耳,一枕夜愁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guō):声音嘈杂,使人厌烦。
  • 肠应断:形容极度悲伤。
  • 哀馀 (yú):哀伤之余。
  • :频繁,连续不断。
  • 尤入耳:特别刺耳,难以忍受。

翻译

杜鹃在深邃的江边啼叫,直到月亮落下,它催促着故国的春天逝去。 这种让人难以忍受的恨鸟,偏偏在未归人耳边嘈杂不已。 它的啼声仿佛血已流尽,肠子也要断掉,哀伤之余,声音更加频繁。 这声音特别刺耳,让人难以忍受,一夜之间,新的愁绪又添。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杜鹃的啼叫,表达了诗人对故国春天的怀念和对未归人的深深忧虑。诗中,“啼落深江月”描绘了杜鹃啼叫的时间和环境,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催残故国春”则进一步以杜鹃的啼叫象征春天的逝去,暗含对故国的思念。后两句“不堪多恨鸟,偏聒未归人”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杜鹃啼叫的厌烦和对未归人的担忧。最后两句“血尽肠应断,哀馀声更频”则通过夸张的手法,形容杜鹃啼叫的悲切,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愁绪。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故国和亲人的深深思念和忧虑。

郝经

郝经

元泽州陵川人,字伯常。郝天挺孙。金亡,徙顺天,馆于守帅张柔、贾辅家,博览群书。应世祖忽必烈召入王府,条上经国安民之道数十事。及世祖即位,为翰林侍读学士。中统元年,使宋议和,被贾似道扣留,居真州十六年方归。旋卒,谥文忠。为学务有用。及被留,撰《续后汉书》、《易春秋外传》、《太极演》等书,另有《陵川文集》。 ► 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