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鲁珍画

平生山水尝见之,不意画图如此奇。 松雪老仙得其理,笔端幻出无声诗。 森森千丈长松下,中有高人韵潇洒。 挥弦岂为送飞鸿,情性因之自陶写。 杏坛绝响几秋春,谁信经成能致麟。 黎阳先生真隐者,为假山水传其神。 溪山苍苍溪水绿,君胡为兮在空谷。 他时倘鼓宓贱琴,更效南风歌一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森森:形容松树茂密的样子。
  • 挥弦:弹奏琴弦。
  • 陶写:陶冶情操,抒发情感。
  • 杏坛:古代讲学的地方,这里指孔子的讲学之地。
  • 绝响:中断的声音,这里指孔子的教诲不再流传。
  • 致麟:传说中孔子作《春秋》,感天动地,麒麟出现,表示圣人的出现。
  • 黎阳:地名,这里指隐居的地方。
  • 宓贱:宓子贱,孔子的弟子,以琴音感动孔子。

翻译

我一生中见过许多山水美景,却没想到画中的景色如此奇妙。松雪老仙掌握了绘画的精髓,他的笔下创造出了没有声音的诗篇。在茂密高耸的千丈长松下,有一位风度翩翩的高人。他弹奏琴弦并非只是为了送别飞鸿,而是通过音乐来陶冶情操,抒发情感。孔子的讲学之地已经很久没有声音了,谁能相信通过经典的学习能够感动天地,使麒麟出现呢?黎阳的隐士真是高人,他通过山水画来传达自己的精神。溪水苍苍,溪水绿绿,你为何要隐居在这深谷之中呢?将来如果能够弹奏宓子贱那样的琴音,我更愿意效仿南风,唱一首歌。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画中山水景色的赞美,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高人风范的敬仰。诗中“松雪老仙”的画作被比作“无声诗”,展现了画家深厚的艺术造诣。同时,诗人通过对“挥弦”和“陶写”的描写,传达了通过艺术来陶冶情操、抒发情感的美好愿景。诗的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希望通过音乐和诗歌来传达自己的情感和理想。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自然和艺术的热爱。

凌云翰

元明间浙江仁和人,字彦翀。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元至正间举人。洪武初以荐,授成都府学教授。后坐事谪南荒。有《柘轩集》。 ► 8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