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湛璿文衡

采绿曾看在泮池,飞黄况复值明时。 风霜雨露无非教,草木虫鱼总入诗。 把酒梅边春尚小,停车林下晚偏宜。 临行又欲歌棠棣,转忆同年是汝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采绿:指在学府中学习。
  • 泮池:古代学府中的池塘,这里指学府。
  • 飞黄:比喻仕途得意,这里指在政治清明的时代得到提拔。
  • 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 风霜雨露:比喻各种经历和教训。
  • 无非教:都是教育。
  • 草木虫鱼:泛指自然界的一切事物。
  • 总入诗:都可以成为诗歌的题材。
  • 梅边:梅花旁边,指冬末春初。
  • 春尚小:春天还刚开始,指初春。
  • 停车林下:在林中停车,指停留或休息。
  • 晚偏宜:傍晚时分特别适宜。
  • 歌棠棣:歌唱棠棣,棠棣是一种植物,这里可能指歌唱友谊或离别之情。
  • 同年:同一年龄或同届的人。
  • 汝师:你的老师。

翻译

曾经在学府的池塘边学习,如今又逢政治清明的时代得到提拔。 无论是风霜雨露还是草木虫鱼,都是教育的对象,都可以成为诗歌的题材。 在梅花旁边的初春时节举杯,林中停车,傍晚时分特别适宜。 临别之际又要歌唱棠棣,转念一想,同年的人也是你的老师。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学府生活的怀念和对时代清明的赞颂。诗中通过“采绿”、“泮池”等词语回溯了学府的岁月,而“飞黄”、“明时”则展现了作者在政治清明时代的得意。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结尾处,作者以“歌棠棣”和“同年是汝师”寄托了对友谊和师恩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凌云翰

元明间浙江仁和人,字彦翀。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元至正间举人。洪武初以荐,授成都府学教授。后坐事谪南荒。有《柘轩集》。 ► 8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