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叔起松石图为峨嵋山人张原题

谁将青李来禽帖,写作苍松怪石图。 大厦他年要梁栋,长竿此日拂珊瑚。 辞存飞白看来好,直计兼金买得无。 何处曾经照颜色,峨嵋山馆月轮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青李来禽帖:指王羲之的《青李来禽帖》,这里比喻陈叔起的画作。
  • 苍松怪石图:指陈叔起所画的松树和奇石。
  • 大厦:高大的房屋,比喻国家或重要机构。
  • 梁栋:支撑房屋的横梁和立柱,比喻国家的栋梁之才。
  • 长竿:指画中的松树枝干。
  • 珊瑚:珍贵的海洋生物,这里比喻画中的松树枝干像珊瑚一样美丽。
  • 飞白:一种书法技巧,笔画中留有空白,形成特殊效果。
  • 兼金:双倍的金子,比喻非常珍贵。
  • 峨嵋山馆:指峨嵋山的某个馆舍。
  • 月轮孤:孤独的月亮,形容景色孤寂。

翻译

谁将《青李来禽帖》的笔法,用来描绘这幅苍松怪石的图画。 将来这幅画中的松树或许会成为大厦的梁栋,而今天它的枝干已如珊瑚般美丽。 画中的飞白技巧让人看起来赏心悦目,不知是否有人愿意用双倍的金子来购买。 这幅画曾在何处映照过它的美丽,是在峨嵋山馆中,那孤独的月光下。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陈叔起的松石图,通过将画作与王羲之的书法作品相提并论,突出了画作的艺术价值。诗中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如将画中的松树比作未来的国家栋梁,枝干比作珊瑚,以及对画作价值的夸张描述,都显示了诗人对画作的高度评价。结尾处的“月轮孤”则增添了一丝孤寂的美感,使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

凌云翰

元明间浙江仁和人,字彦翀。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元至正间举人。洪武初以荐,授成都府学教授。后坐事谪南荒。有《柘轩集》。 ► 8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