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六日偕善先罗照磨游武夷舟中有作

梅花香月印溪沙,绝胜西湖处士家。 仙品未餐丹鼎药,官租已课碧云茶。 松窗不散连朝雨,石屋犹栖太古霞。 春水断桥迷野渡,一双幽鸟立枯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这里指香气弥漫,仿佛留下印记。
  • 处士:古代指未做官的士人。
  • 仙品:指仙人所用的物品,这里指仙丹。
  • 丹鼎药:炼丹炉中炼制的药物,指仙丹。
  • 官租:官府征收的租税。
  • 碧云茶:一种名贵的茶。
  • 松窗:松树旁的窗户,指环境清幽。
  • 石屋:用石头建造的房屋,常指隐居之所。
  • 太古霞:指远古时期的霞光,比喻古老而神秘。
  • 野渡:荒野中的渡口。
  • 幽鸟:指隐居在深山中的鸟。
  • 枯槎:枯萎的树枝。

翻译

梅花香气与月光交织,在溪边的沙滩上留下印记,这景色远胜过西湖处士的家。虽然未曾品尝到仙人炼制的丹药,但官府已经征收了碧云茶作为租税。松树旁的窗户下,连日的雨未曾停歇,石头建造的房屋里,仿佛还栖息着太古时期的霞光。春天水涨,断桥旁找不到野渡,只有一对幽静的鸟儿,静静地立在枯萎的树枝上。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与友人同游武夷山的所见所感。诗中,“梅花香月印溪沙”一句,以香气和月光为媒介,将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感巧妙融合。后文通过对仙丹、碧云茶、连朝雨、太古霞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武夷山的神秘与幽静。结尾的“春水断桥迷野渡,一双幽鸟立枯槎”则以寓情于景的手法,抒发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唐桂芳

元明间歙县人,一名仲,字仲实,号白云,又号三峰。唐元子。少从洪焱祖学。元至正中,授崇安县教谕,南雄路学正。以忧归。朱元璋定徽州,召出仕,辞不就。寻摄紫阳书院山长。卒年七十有三。有《白云集》等。 ► 3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