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谋佺二上人病

· 徐贲
出世归来早,萧然一古僧。 色身因病恼,道念与年增。 花塔留孤锡,松房置七灯。 遥知幽咏处,野色望中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谋佺:人名,可能是诗中的二上人之一。
  • 上人:对僧人的尊称。
  • 色身:佛教术语,指肉体。
  • 道念:对佛法的理解和追求。
  • 花塔:装饰华丽的佛塔。
  • 孤锡:僧人用的锡杖,此处指僧人。
  • 松房:指僧人的居所。
  • 七灯:可能指供奉佛像的七盏灯,象征虔诚。

翻译

早早归来的出家人,是一位萧瑟的古僧。 因病痛困扰着肉体,对佛法的追求随着年岁增长, 华丽的佛塔旁留下了他的锡杖,松树下的僧房里点亮了七盏灯。 遥想他吟咏的地方,野外的景色在望中凝固。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因病而归隐的僧人,通过对“色身因病恼,道念与年增”的对比,展现了僧人肉体的脆弱与精神追求的坚定。诗中“花塔留孤锡,松房置七灯”以具象的场景,传达了僧人虽身体不适,但精神世界依然丰富和虔诚。结尾的“遥知幽咏处,野色望中凝”则带有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表达了对僧人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其精神境界的赞美。

徐贲

元明间苏州府长洲人,字幼文,号北郭生。工诗善画。为十才子之一,又与高启、杨基、张羽合称吴中四杰。元末为张士诚掾属。张氏亡,谪临濠。洪武二年放归。后授给事中,改御史,巡按广东。官至河南左布政使。以征洮岷军过境,犒劳不时,下狱死。有《北郭集》。 ► 6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