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己酉春正月十有一日吾友张君汉臣下世家贫不能葬乡邻办丧事诸君皆有吊章且邀余同赋每一忖思辄神情错乱秉笔复罢今忽四旬矣欲绝不言无以表其哀因作古意四篇虽比兴之不足观者足知予志之所在则进知吾汉臣也无疑

北方有黄鹄,饱义气勇烈。 天寒辞故巢,思欲近丹穴。 吁嗟翅翎短,云海路隔绝。 凤皇不相待,孤愤无由泄。 耻与鸱鸢群,朝夕肆饕餮。 一步两叫号,心摧口流血。 侧头向苍昊,永与羁雌决。 人皆尚鸱鸢,反谓黄鹄劣。 世无弃瓢翁,轩轾定谁说。 猿鹤与沙虫,泯泯同一辙。 悲来结中肠,欲辩再三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岁己酉:指某年的己酉年。
  • 吊章:吊唁的文章。
  • 忖思:深思。
  • 秉笔:执笔。
  • 黄鹄:古代传说中的大鸟,象征着高远的志向和纯洁的品质。
  • 丹穴:传说中凤凰的栖息地,象征着理想的地方。
  • 鸱鸢:指猛禽,这里比喻贪婪和残暴的人。
  • 饕餮:古代传说中的贪食怪兽,比喻贪婪无厌。
  • 苍昊:苍天。
  • 羁雌:被束缚的雌鸟,比喻受困的女子。
  • 轩轾:高低,这里指评价或地位的高低。
  • 泯泯:混乱无序的样子。

翻译

北方有一只黄鹄,它充满义气和勇气。天冷时离开旧巢,想要靠近凤凰的栖息地。唉,可惜它的翅膀太短,无法飞越云海。凤凰不等待它,孤独的愤怒无处发泄。它耻于与贪婪的猛禽为伍,只愿朝夕间保持清白。它一步两叫,心碎口吐血。它抬头望向苍天,永远与被束缚的雌鸟告别。人们都崇尚贪婪的猛禽,反而说黄鹄不好。世上没有放弃追求的人,谁又能评说高低呢?猿猴、鹤与沙虫,都混杂在一起,无法分辨。悲痛之情凝结在心中,想要表达却一再哽咽。

赏析

这首诗通过黄鹄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质和远大理想的追求,以及对世俗贪婪和残暴的鄙视。诗中黄鹄的孤独和悲愤,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无奈。通过对黄鹄的描写,诗人抒发了自己对于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张君汉臣的深切哀悼和对世态炎凉的深刻反思。

段克己

克己,字复之,河东人,世居绛之稷山。幼时与弟成己并以才名,礼部尚书赵秉文识之,目之曰「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里。金末以进士贡。北渡后,与成己避地龙门山中,馀廿年而卒,人称为遁庵先生。泰定间,孙吏部侍郎辅合克己、成己遗文为《二妙集》,刻之家塾。临川吴澄为之序曰:河东二段先生,心广而识超,气盛而才雄。其诗如:「冤血流未尽,白骨如山丘。」「四海疲攻战,何当洗甲兵。」盖陶之达,杜之忧,兼而有之者也。 ► 1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