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拜扫盘桓南城亲友家书所闻见俚歌十首

· 宋褧
故都空有废残城,天历人家学避兵。 今日街衢却依旧,栅门全毁堑填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寒食:中国传统节日,在清明节前一天,有禁火寒食、祭扫坟墓的习俗。
  • 拜扫:指祭扫坟墓。
  • 盘桓:徘徊,逗留。
  • 南城:指元大都(今北京)的南城区域。
  • 亲友家:亲戚朋友的家庭。
  • :记录,记载。
  • 闻见:所听到的和所看到的。
  • 俚歌:民间歌谣,这里指作者根据所见所闻创作的诗歌。
  • 故都:指元大都,即元朝的首都。
  • 废残城:废弃破败的城墙。
  • 天历:元朝的年号之一,这里泛指元朝时期。
  • 人家:家庭,居民。
  • 学避兵:学会躲避战乱。
  • 街衢:街道。
  • 栅门:设置在街道入口的栅栏门,用于防御。
  • 全毁:完全毁坏。
  • 堑填平:壕沟被填平。

翻译

在寒食节祭扫时,我在南城的亲友家中徘徊,记录下了所见所闻,创作了十首民间歌谣。

曾经的首都只剩下废弃破败的城墙,元朝时期的人们学会了躲避战乱。 如今街道依旧,但那些用于防御的栅栏门已完全毁坏,壕沟也被填平了。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元朝时期的战乱与现今的和平,反映了时代的变迁。诗中“废残城”与“街衢却依旧”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城市的坚韧。同时,“栅门全毁堑填平”也暗示了社会秩序的恢复与和平的到来。通过这些细节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珍视和对过去战乱的反思。

宋褧

宋褧

元大都人,字显夫。宋本弟。泰定帝泰定元年进士,除秘书监校书郎。顺帝至元初,历监察御史,遇事敢言。累拜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与修宋辽金三史,以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谥文清。有《燕石集》。 ► 6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