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老堂

· 宋褧
临水垂杨绕院松,高堂仙客养疏慵。 道存柱史五千字,心在蓬莱第一峰。 未可逍遥空看鹤,不妨劳动急呼龙。 我惭不得金丹术,尘满衣襟抗俗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疏慵:懒散,不勤奋。
  • 道存柱史:指老子,因其曾为周柱下史,故称。
  • 五千字:指《道德经》,相传老子著,共五千余字。
  • 蓬莱:神话中的仙山。
  • 第一峰:指蓬莱山中的最高峰,象征仙境中的极致之地。
  • 逍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 劳动:此处指使唤,驱使。
  • 抗俗容:与世俗抗衡的容貌或态度。

翻译

临水的垂柳环绕着院中的松树,高堂上的仙人过着懒散的生活。 他的道存在于老子的五千字《道德经》中,他的心则在蓬莱仙山的第一高峰上。 他并不只是空看着仙鹤逍遥自在,而是急切地呼唤龙来使唤。 我感到惭愧,因为我没有炼成金丹的仙术,只能尘满衣襟,保持着与世俗抗衡的容貌。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仙风道骨的高士形象,通过“临水垂杨”、“高堂仙客”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诗中“道存柱史五千字,心在蓬莱第一峰”表达了高士对道家哲学的深刻理解和向往仙境的情怀。后两句则通过对比仙鹤的逍遥和呼龙的急切,以及自身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对仙道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仙道的向往。

宋褧

宋褧

元大都人,字显夫。宋本弟。泰定帝泰定元年进士,除秘书监校书郎。顺帝至元初,历监察御史,遇事敢言。累拜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与修宋辽金三史,以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谥文清。有《燕石集》。 ► 6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