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州治后惠养亭留题

· 宋褧
南直江城近可通,东连郢树暗无穷。 台高先得瀛洲月,地陕难乘阆苑风。 云射晴霞红烂熳,山经冻雨翠溟濛。 惟馀蒙惠泉头路,犹在探奇梦寐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荆门州:地名,今湖北省荆门市。
  • 惠养亭:亭名,位于荆门州治后。
  • 南直:指南面直达。
  • 江城:指长江边的城市。
  • 郢树:指楚国的树木,郢是楚国的古都。
  • 瀛洲:神话中的仙山,比喻高远的地方。
  • 阆苑:神话中的仙境,比喻美好的地方。
  • :狭窄。
  • 晴霞:晴朗天空中的彩霞。
  • 红烂熳:形容色彩鲜艳夺目。
  • 翠溟濛:形容山色翠绿而朦胧。
  • 蒙惠泉:泉名,可能位于荆门州。
  • 探奇:探寻奇景。

翻译

南面直达江城,交通便利,东边连接着楚国的树木,景色幽深无尽。 亭台高耸,仿佛触手可及仙山之月,但地方狭窄,难以乘风到达仙境。 云彩映射着晴朗天空中的彩霞,色彩鲜艳夺目,山峦经过冻雨的洗礼,显得翠绿而朦胧。 只有蒙惠泉边的路,还留在探寻奇景的梦境之中。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荆门州惠养亭周围的景色,通过对比高耸的亭台与狭窄的地势,表达了对于仙境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瀛洲月”、“阆苑风”等,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探寻奇景的渴望。

宋褧

宋褧

元大都人,字显夫。宋本弟。泰定帝泰定元年进士,除秘书监校书郎。顺帝至元初,历监察御史,遇事敢言。累拜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与修宋辽金三史,以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谥文清。有《燕石集》。 ► 6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