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按部: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步骤进行。
- 子月:农历十一月。
- 双塔道: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百泉庄: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恤灾:救济灾民。
- 导骑:引导的骑兵。
- 箶簶(hú lù):古代的一种竹制乐器,此处可能指骑兵所持的旗帜或器物。
- 扊扅(yǎn yí):门闩,此处可能指关闭的门户。
- 讴歌:赞美歌颂。
- 壁间辞:墙壁上的诗文。
翻译
以往我总是按照秋天的时节巡视各地,但这次在十一月我才登上马车,而你们却已经迟了。在双塔道旁,我观察着当地的风俗;在百泉庄,我关心着灾民的救济。烟雾中,引导的骑兵摇晃着他们的旗帜,灯光昏暗,我的随从童子关上了门闩。我没有听到赞美的歌声,只听到忧愁的叹息,我怎么还有心情去创作和墙壁上的诗文相和的作品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宋褧在巡视京畿东道时的所见所感。诗中,“按部指秋期”表明了诗人以往的工作习惯,而“子月登车我独迟”则反映了此次巡视的特殊情况。通过“双塔道傍观俗处,百泉庄上恤灾时”,诗人展现了他对民生的关注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后两句“不听讴歌听愁叹,何心工和壁间辞”则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忧虑和对诗歌创作的深沉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社会责任感。

宋褧
元大都人,字显夫。宋本弟。泰定帝泰定元年进士,除秘书监校书郎。顺帝至元初,历监察御史,遇事敢言。累拜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与修宋辽金三史,以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谥文清。有《燕石集》。
► 697篇诗文
宋褧的其他作品
- 《 兵部侍郎王崇道出守东平 》 —— [ 元 ] 宋褧
- 《 送王止善广东市舶提举 》 —— [ 元 ] 宋褧
- 《 送谢德润还澧州 》 —— [ 元 ] 宋褧
- 《 宣文博士周伯温世家鄱阳别墅有坡先世树梅千株其郡志载宋时守居多梅有亭名玉雪坡伯温爱之亦以名其亭 》 —— [ 元 ] 宋褧
- 《 遵化县感怀书事二首(巡历京畿东道) 其二 》 —— [ 元 ] 宋褧
- 《 尘泥叹 》 —— [ 元 ] 宋褧
- 《 鹧鸪天 · 题应山县城内渡蚁桥桥东东数步法兴寺即二宋读书处 》 —— [ 元 ] 宋褧
- 《 李重山都司号梅庭 》 —— [ 元 ] 宋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