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二首
少学老无成,所守但糟粕。
譬如福与市,涉海求灵药。
岂不望三山,风至辄引却。
岁阑坐穷陋,青灯映疏箔。
虽微白足禅,自置丹霞缚。
贱贫吾所安,饮水差足乐。
邻家日椎牛,不似西邻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糟粕(zāo pò):指事物的粗劣部分或无价值的部分。
- 福与市:指追求世俗的福祉和利益。
- 涉海求灵药:比喻追求不可能或难以得到的东西。
- 三山:神话中的仙山,比喻遥不可及的理想。
- 风至辄引却:比喻遇到困难就退缩。
- 岁阑:年末。
- 穷陋:贫穷而简陋的环境。
- 青灯:指油灯,常用来形容清贫的生活。
- 疏箔:稀疏的竹帘,这里指简陋的住所。
- 白足禅:指禅宗中的高僧,这里比喻高尚的境界。
- 丹霞缚:指被世俗束缚,不能达到高远的境界。
- 饮水差足乐:比喻简朴的生活也能带来快乐。
- 椎牛:宰杀牛,这里指奢侈的生活。
- 西邻礿:西邻的祭祀,比喻简朴的仪式或生活。
翻译
年轻时学习,到老却无所成就,所坚守的只是一些无价值的东西。就像追求世俗的福祉和利益,却涉海去寻找灵药。虽然心中向往着神话中的仙山,但一旦遇到困难就会退缩。年末坐在贫穷简陋的环境中,青灯照在稀疏的竹帘上。虽然没有达到禅宗高僧那样的高尚境界,但自己也被世俗所束缚。我安于贫穷,简朴的生活也能带来快乐。邻家每日宰杀牛只,享受奢侈,却不如西邻的简朴祭祀。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追求和价值观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对比自己与世俗的追求,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物质追求的淡漠。诗中“糟粕”、“灵药”、“三山”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追求,而“青灯”、“疏箔”则勾勒出诗人清贫却自得其乐的生活状态。最后通过对邻家奢侈生活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珍视和满足。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真谛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