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习之郑先生韵

愧我才疏齿俊髦,也知文物胜弓刀。 松边展卷白日静,柳下系舟春水高。 自昔襟期同郑老,当今藻鉴失山涛。 凭谁说与观风使,要活疲民去吏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俊髦(jùn máo):英俊的年轻人。
  • 文物:指文化艺术。
  • 弓刀:指武力。
  • 展卷:打开书卷,指读书。
  • 襟期:抱负,志向。
  • 郑老:指郑玄,东汉著名经学家。
  • 藻鉴:文采和鉴赏力。
  • 山涛:西晋名士,以清高著称。
  • 观风使:古代官职,负责观察民风,了解民情。
  • 疲民:疲惫的百姓。
  • 吏饕(lì tāo):贪官污吏。

翻译

我惭愧自己的才疏学浅,却与英俊的年轻人并肩,也知道文化艺术胜过武力。在松树边静静地读书,白日悠长;柳树下系着小舟,春水高涨。自古以来,我的志向与郑玄老先生相似,而当今世界却失去了山涛那样的文采与鉴赏力。有谁能够告诉观风使,要使疲惫的百姓摆脱贪官污吏的压迫。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文化艺术的推崇,以及对当时社会缺乏文采与鉴赏力的遗憾。诗中通过对比“文物”与“弓刀”,强调了文化的价值。同时,诗人以郑玄和山涛为榜样,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和对现实的不满。最后,诗人希望观风使能够关注民生,去除贪官污吏,体现了诗人对社会正义的渴望。

朱希晦

元温州乐清人。顺帝至正末隐居瑶山,与四明吴主一、萧台赵彦铭吟咏雁山中,称雁山三老。明初荐于朝,命未至而卒。有《云松巢集》。 ► 17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