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九重天子:指皇帝,古代认为天有九重,故称皇帝为九重天子。
- 恩如海:比喻皇帝的恩泽深厚,如同大海一样广阔无边。
- 雷雨斯须:形容皇帝的命令或恩泽迅速且广泛,如同雷雨一般迅速覆盖大地。
- 八荒:指四面八方边远地区,泛指天下。
- 南土不寒:指南方的土地气候温暖,不寒冷。
- 草木:指植物。
- 却愁无地著秋霜:担心没有地方降下秋霜,意指担心南方过于温暖,无法体现秋天的寒冷和肃杀之气。
翻译
皇帝的恩泽深厚如同大海,他的命令或恩泽迅速且广泛,如同雷雨一般迅速覆盖整个天下。南方的土地气候温暖,植物生长茂盛,但我担心这里过于温暖,没有地方能降下秋霜,体现秋天的寒冷和肃杀之气。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皇帝恩泽的广大和南方气候的温暖。诗中“九重天子恩如海”和“雷雨斯须遍八荒”两句,既表达了对皇帝恩泽的赞美,又形象地描绘了其恩泽的迅速和广泛。后两句则通过南土的温暖与秋霜的缺失,隐含了对南方气候过于温和的忧虑,以及对秋天应有寒冷和肃杀之气的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皇帝恩泽的感激和对自然气候的深刻观察。

宋褧
元大都人,字显夫。宋本弟。泰定帝泰定元年进士,除秘书监校书郎。顺帝至元初,历监察御史,遇事敢言。累拜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与修宋辽金三史,以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谥文清。有《燕石集》。
► 697篇诗文
宋褧的其他作品
- 《 得周子善书问京师事及贱迹以绝句十首奉答 》 —— [ 元 ] 宋褧
- 《 荆门州治后惠养亭留题 》 —— [ 元 ] 宋褧
- 《 送翰林编脩成谊叔驿召鲁子翚学士于邓遂便觐省成由国子生乡举于大都至顺四年登科今始得归乡里 》 —— [ 元 ] 宋褧
- 《 诚夫兄由兵部员外调选江湘次留别诗韵送之 》 —— [ 元 ] 宋褧
- 《 分宪后圃二咏 》 —— [ 元 ] 宋褧
- 《 遵化县感怀书事二首(巡历京畿东道) 其一 》 —— [ 元 ] 宋褧
- 《 柏堂 》 —— [ 元 ] 宋褧
- 《 送诚夫大监兄代祀海神 》 —— [ 元 ] 宋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