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祐七年十一月朔小雪既上英宗皇帝入太庙祀享致斋万姓瞻仰喜而赋诗
五夜飞花合御沟,銮舆拂晓建龙斿。
千官玉佩开黄道,九陌琼枝照綵旒。
皓色潜消鳷鹊殿,清光欲近凤凰楼。
遥想斋宫祠祀罢,天恩应共海波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延祐七年:元朝的一个年号,具体指公元1320年。
- 朔: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 太庙:古代皇帝的宗庙。
- 祀享:祭祀供奉。
- 致斋:斋戒,指在祭祀前洁净身心,以示虔诚。
- 五夜:指深夜。
- 飞花:比喻雪花。
- 御沟:宫中的水沟。
- 銮舆:皇帝的车驾。
- 龙斿(lóng yóu):龙旗,皇帝的旗帜。
- 千官:众多的官员。
- 玉佩:官员佩戴的玉制饰品。
- 黄道:指天子行走的道路。
- 九陌:指京城中的大道。
- 琼枝:比喻树枝上的积雪。
- 綵旒(cǎi liú):彩色的旗帜。
- 皓色:洁白的颜色。
- 鳷鹊殿(zhī què diàn):宫殿名。
- 清光:清澈的光辉。
- 凤凰楼:宫中的楼阁。
- 斋宫:祭祀前斋戒的地方。
- 祠祀:祭祀。
- 天恩:皇帝的恩泽。
- 海波流:比喻恩泽广大无边。
翻译
在延祐七年的十一月初一,小雪纷飞,皇帝的车驾拂晓时分出发前往太庙进行祭祀。众多官员佩戴着玉佩,走在天子行走的黄道上,京城的大道上彩旗飘扬,映照着树枝上的积雪。洁白的雪花悄悄覆盖了宫殿,清澈的光辉似乎要接近凤凰楼。遥想斋宫中祭祀完毕,皇帝的恩泽应该如同海波一样广泛流传。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元朝时期皇帝在冬日小雪中前往太庙祭祀的盛大场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五夜飞花”、“九陌琼枝”等,生动地展现了雪中的宫廷景象。通过对细节的精致刻画,如“千官玉佩开黄道”,体现了祭祀仪式的庄严与隆重。结尾的“天恩应共海波流”则表达了对皇帝恩泽广被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华丽,意境深远,展现了元代宫廷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