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冬至日

· 吴当
愁坐孤城对日长,葭灰动处识微阳。 八方云物瞻新候,几树梅花忆故乡。 黄道春回天北陆,紫烟时想殿中央。 频年凤历催颁朔,曾插金貂侍玉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葭灰:古代用葭莩的灰来占卜,预测节气。这里指冬至的节气。
  • 微阳:指冬至后逐渐增长的阳气。
  • 八方云物:指四面八方的景色。
  • 新候:新的时节。
  • 黄道:太阳在天球上的视运动轨迹。
  • 北陆:指北方。
  • 紫烟:指宫殿中的香烟,象征皇宫。
  • 凤历:指历书,也指皇家的历法。
  • 颁朔:颁布新历。
  • 金貂:古代贵族的冠饰,这里指代贵族身份。
  • 玉皇:道教中指天帝,这里指皇帝。

翻译

愁坐在孤城中,对着漫长的白日,葭灰在动,我感受到了冬至后微弱阳气的复苏。四面八方的景色都在迎接新的时节,几树梅花让我想起了故乡。黄道上的春天回到了北方,我时常想象着宫殿中央的紫烟。多年来,凤历不断更新,我曾佩戴金貂,侍奉在皇帝身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冬至日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诗中,“葭灰动处识微阳”一句,巧妙地利用葭灰的动向来象征阳气的复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春天的期盼。后句通过对“八方云物”和“几树梅花”的描绘,进一步以景生情,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诗的结尾则回忆了过去的荣耀,与当前的孤寂形成对比,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吴当

元抚州崇仁人,字伯尚。吴澄孙。幼以颖悟笃实称,长精通经史百家言。从祖父至京师,补国子生。澄卒,从之学者皆就当卒业。用荐为国子助教,预修辽金宋三史,书成,除翰林修撰,累迁翰林直学士。江南兵起,特授江西肃政廉访使,召募民兵,由浙入闽,参预镇压农民军,夺回建、抚两郡。寻以被诬解职。陈友谅据江西,欲用之,不从,乃执送江州,拘留一年。后隐居庐陵吉水。有《学言诗稿》。 ► 5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