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安伯宁由大名治中赴上沔阳知府

· 宋褧
一违鹓鹭行中去,两度江河补外行。 吏校远迎茅步市,旌麾先过汉阳城。 民间鱼稻富生理,幕下宾僚多宦情。 我亦二毛思五马,临风常为使君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鹓鹭行:古代官员的行列,比喻官员的职位。
  • 江河补外行:指官员被调派到外地任职。
  • 茅步市: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旌麾:古代指挥军队的旗帜,这里指官员的仪仗。
  • 汉阳城:地名,今属湖北省武汉市。
  • 二毛:指头发黑白相间,形容年纪较大。
  • 五马:古代官员的代称,五马分尸是古代的一种酷刑,这里指官员的职位。
  • 使君:对地方官员的尊称。

翻译

自从离开朝中的官员行列,你已经两次被派往外地任职。 官员们在茅步市远道迎接,你的仪仗首先经过汉阳城。 民间的鱼稻丰富,百姓生活富足,幕府中的宾客们也多有官职上的抱负。 我虽然已是头发斑白,但对五马之位仍有所思,每当临风时,常为你这位使君感到荣耀。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安伯宁的赞赏和祝福。诗中,“一违鹓鹭行中去”和“两度江河补外行”描绘了安伯宁从朝中到外地的任职经历,显示出其仕途的变迁。后两句则通过描述民间的富足和幕僚的官情,展现了安伯宁即将赴任的沔阳的繁荣景象和官场的活跃氛围。结尾处,诗人以自己的年纪和官职之思,表达了对安伯宁的深厚情谊和对其未来仕途的美好祝愿。

宋褧

宋褧

元大都人,字显夫。宋本弟。泰定帝泰定元年进士,除秘书监校书郎。顺帝至元初,历监察御史,遇事敢言。累拜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与修宋辽金三史,以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谥文清。有《燕石集》。 ► 6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