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韵赵敬德杂兴四首

客怀物意两翛然,故老相逢每问年。 种菊已成霜下杰,脱巾时漉酒中贤。 门无俗吏来相过,架有残书补未全。 小立芳洲采兰杜,披纷萧艾正堪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翛然(xiāo rán):形容心情自在,无拘无束。
  • 种菊:种植菊花。
  • 霜下杰:指菊花在霜降后依然傲然挺立,比喻坚韧不拔。
  • 脱巾:脱下头巾,指放松自在的状态。
  • 漉酒:过滤酒,这里指饮酒。
  • 酒中贤:指在饮酒中表现出的贤德。
  • 俗吏:指庸俗的官员。
  • 残书:指未完成的书籍或残缺不全的书籍。
  • 披纷:散乱的样子。
  • 萧艾:指艾草,这里比喻平凡或不值一提的事物。

翻译

客人的心情和周围的环境都显得自在无拘,老朋友相聚时常常询问彼此的年龄。种植的菊花已成为霜降后的佼佼者,脱下头巾时,不时地过滤酒,享受酒中的贤德。门前没有庸俗的官员来访,书架上有些书籍还未补全。站在芳香的洲上采摘兰花和杜若,看到散乱的艾草,正是可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吴景奎与老友相聚的宁静生活场景,通过“种菊”、“脱巾漉酒”等细节,展现了诗人追求自然、闲适的生活态度。诗中“门无俗吏”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疏离感,而“架有残书补未全”则透露出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和对未完成事物的遗憾。最后两句以采兰杜和萧艾的对比,抒发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平凡事物的怜悯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高洁情怀。

吴景奎

元婺州兰溪人,字文可。七岁力学如成人,年十三为乡正。刘贞为浙东宪府掾,辟为从事,后荐署兴化路儒学录,以母老辞不就。博学,尤善为诗,词句清丽,有唐人风。有《药房樵唱》。 ► 2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