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王宪佥宗吉

· 江源
登堂再拜鬓都丝,旧话方浓又别时。 满目江花南浦赋,百年忠愤北门诗。 秋堂秉烛还疑梦,风雨兼程未谓迟。 国计正劳当宁念,五羊归思敢先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依照所和诗中的韵及其用韵的先后次序写诗。
  • 宪佥:明代官职名,指提刑按察使司的副使。
  • 宗吉: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僚。
  • 鬓都丝:形容鬓发已经斑白。
  • 南浦赋:指南浦的赋诗,南浦常用来指离别之地。
  • 北门诗:指北门的诗,北门常用来象征国家的边防或重要关卡。
  • 秋堂:秋天的厅堂,这里可能指分别的场所。
  • 五羊:地名,指广州,古称五羊城。

翻译

再次拜访时,你的鬓发已斑白,旧时的谈话还未尽兴,却又到了分别的时刻。满眼的江花让人想起南浦的离别诗,百年的忠诚与忧虑化作北门的边塞诗。在秋天的厅堂里,秉烛夜谈,仿佛还在梦中,风雨兼程,却未觉迟。国家的大计正劳烦着当权者的思虑,而我作为五羊城的归客,怎敢先驰离去。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国家大事的关切。诗中通过“鬓都丝”、“南浦赋”、“北门诗”等意象,描绘了时光流逝与忠诚忧国的情感。末句“五羊归思敢先驰”则体现了诗人对职责的坚守和对国家的忠诚。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尚的品格和深沉的情感。

江源

明广东番禺人,字一原。成化五年进士。任上饶知县,清讼狱,百姓感服。迁户部主事,历郎中,清慎自持,且有文誉。以忤权贵出为江西按察佥事。综理屯田水利,烛奸刷弊,不动声色。擢四川副使,乞休归,优游泉石,以诗自娱。卒年七十二。有《桂轩集》。 ► 11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