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写怀次敖先生韵

· 江源
后饮屠苏我半酣,衰年五十又加三。 鬓毛有雪何须惜,吾道无闻始可惭。 今日椒盘新岁颂,昨宵灯火去年谈。 谁怜宦海沈溟客,春雨松楸忆岭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
  • 屠苏:古代一种酒名,常在春节期间饮用。
  • 半酣:微醉。
  • 衰年:老年。
  • 五十又加三:指五十三岁。
  • 鬓毛:鬓角的头发。
  • :这里比喻白发。
  • 吾道:我的志向或主张。
  • 无闻:没有名声,不为人知。
  • 椒盘:装有椒的盘子,古代习俗,用以祈福。
  • 新岁颂:新年祝福的话语。
  • 昨宵:昨晚。
  • 灯火:指家中的灯光,象征家庭温暖。
  • 去年谈:去年谈论的事情。
  • 宦海:比喻官场。
  • 沈溟客:沉沦在官场中的人。
  • 春雨:春天的雨。
  • 松楸:松树和楸树,常用来象征长寿和坚韧。
  • 岭南:指中国南方的广东、广西一带。

翻译

在元旦这天,我先喝了一些屠苏酒,感觉微醺。我已经五十三岁了,步入老年。虽然鬓角已经斑白,但我并不觉得可惜,真正让我感到惭愧的是我的志向还未被人知晓。今天,我们用椒盘祈福,说着新年的祝福;昨晚,家中的灯火下,我们回忆着去年的往事。有谁会同情那些在官场中沉沦的人呢?春天的雨中,我想起了岭南的松树和楸树。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江源在元旦之际,借酒抒怀,表达了对年华老去的感慨和对未竟志向的遗憾。诗中,“后饮屠苏我半酣”一句,既描绘了节日的氛围,又暗示了诗人借酒消愁的心境。“鬓毛有雪何须惜,吾道无闻始可惭”则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对理想的执着。结尾的“春雨松楸忆岭南”更是以景结情,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内心世界。

江源

明广东番禺人,字一原。成化五年进士。任上饶知县,清讼狱,百姓感服。迁户部主事,历郎中,清慎自持,且有文誉。以忤权贵出为江西按察佥事。综理屯田水利,烛奸刷弊,不动声色。擢四川副使,乞休归,优游泉石,以诗自娱。卒年七十二。有《桂轩集》。 ► 11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