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长

秋夜长,明月光,露华洗天金气凉。 寒虫候雁两何苦,声逐西风来枕傍。 彷徨披衣坐夜深,丁东又听捣衣砧。 残烛荧荧更漏静,无端万事皆萦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露华:露水的美称。
  • 金气:秋气。
  • 寒虫:指蟋蟀等秋虫。
  • 候雁:随季节变化,定期迁徙的雁。
  • 彷徨:徘徊,心神不宁。
  • 丁东:形容捣衣声。
  • 捣衣砧:古代洗衣时用来捶打衣服的石板。
  • 荧荧:形容灯光微弱而闪烁。
  • 更漏:古代计时用的漏壶,夜间凭漏刻传更,故称更漏。

翻译

秋夜漫长,明亮的月光洒下,露水洗涤着天空,秋气带着凉意。 蟋蟀和候雁啊,你们为何如此苦楚,声音随着西风飘到我的枕边。 我心神不宁地披衣坐到深夜,又听到远处捣衣砧上丁东的声音。 残留的烛光微弱闪烁,更漏声静悄悄,无端地,许多事情都萦绕心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秋夜的静谧与凄凉。通过“明月光”、“露华洗天”等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秋夜的清凉氛围。诗中“寒虫候雁”的哀鸣,以及“丁东”的捣衣声,都增添了夜晚的孤寂与忧愁。最后,“残烛荧荧更漏静”一句,以烛光的微弱和更漏的静谧,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助和思绪的纷乱。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秋夜的深刻感受。

朱诚泳

安徽凤阳人。明宗室。号宾竹道人。太祖第二子秦王朱樉玄孙。弘治元年袭封秦王。长安有鲁齐书院,久废,诚泳别易地建正学书院,又于其旁建小学,择军士子弟延儒生教授。工诗。著有《经进小鸣集》。卒谥简。 ► 13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