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高次童士昂黄门韵
天接巫山碍南极,遥看十二芙蓉碧。
云雨朝来失数峰,应疑神女兴方浓。
楚人赋就几千载,浪语茫茫那有踪。
至今来往空台下,想像无人不停马。
土人犹解说襄王,荒祠空笑蛮巫假。
寂寂巫山万古青,时看石上白云生。
吁嗟丑谤竟谁雪,谩听崖头瀑布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巫山:位于中国重庆市东北部,是长江三峡的一部分,以风景秀丽和神话传说而著名。
- 南极:此处的“南极”并非指南极洲,而是指南方极远的地方。
- 十二芙蓉:指巫山的十二座山峰,因形状似芙蓉花而得名。
- 云雨:在中国文学中常用来隐喻男女之间的情爱。
- 神女:指巫山神女,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个角色,与楚襄王有传说中的爱情故事。
- 楚人:指古代楚国的人民,楚国位于今天的湖北省一带。
- 浪语:无根据的话,空话。
- 空台:指巫山上的某个高台,可能与巫山神女的传说有关。
- 土人:指当地的居民。
- 襄王:指楚襄王,与巫山神女有传说中的爱情故事。
- 蛮巫:对巫山地区和当地巫师的贬称。
- 丑谤:诽谤,中伤。
- 谩听:随意听,不认真对待。
翻译
天空与巫山相连,仿佛阻挡了南方的尽头,远望那十二座碧绿如芙蓉的山峰。早晨的云雨遮掩了几座山峰,让人怀疑神女此时正沉浸在浓情之中。楚国的诗篇已经流传了几千年,那些无根据的话,茫茫然哪里有真实的踪迹。至今人们来到这空旷的台下,想象中的景象无人不停下马匹。当地的居民还在讲述襄王的故事,荒废的祠堂嘲笑那些虚假的蛮巫。巫山静悄悄地,万古长青,时常可以看到石上的白云缓缓升起。唉,那些诽谤和中伤究竟谁能洗清,只是随意听听崖边的瀑布声。
赏析
这首诗以巫山为背景,通过对巫山景色的描绘和对巫山神女传说的回顾,表达了对历史传说的怀疑和对现实景象的感慨。诗中“云雨朝来失数峰”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巫山云雨的典故,增添了诗意的神秘感。后文对楚襄王和巫山神女的故事进行了淡淡的讽刺,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传说的独立思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巫山的自然美景,又蕴含了对历史文化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