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孔明祠二首

· 江源
三代遗才独有公,草庐倾盖识真龙。 委身不负君三顾,讨贼先陈疏两封。 独恨吞吴成间隙,非于取益未从容。 莫将功业论成败,犹得千年绍汉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三代遗才:指从夏、商、周三代以来留下的人才。
  • 草庐倾盖:比喻初次见面就意气相投。草庐,简陋的房屋;倾盖,指车盖相碰,形容亲密无间。
  • 真龙:比喻英明的君主或贤才。
  • 委身:投身,献身。
  • 三顾:指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于草庐之中,请求他出山辅佐。
  • 讨贼:讨伐叛贼。
  • 疏两封:指诸葛亮上书给刘备的两封奏疏,即《出师表》。
  • 吞吴:指刘备企图吞并东吴。
  • 间隙:隔阂,矛盾。
  • 取益:取得利益,这里指取得胜利。
  • 从容:镇定,不慌不忙。
  • :继承。
  • 汉宗:汉朝的宗室。

翻译

在夏、商、周三代之后,只有您是那样杰出的人才,初次见面就在草庐中与真龙天子意气相投。您不负刘备三次拜访的诚意,投身辅佐,首先呈上了两封讨伐叛贼的奏疏。遗憾的是,吞并东吴的企图成了您与刘备之间的隔阂,未能从容取得胜利。不要以功业的成败来评断您,您的贡献足以让汉朝的宗室延续千年。

赏析

这首作品赞颂了诸葛亮的卓越才能和忠诚,通过“三代遗才”、“草庐倾盖”等词句,凸显了诸葛亮的非凡地位和与刘备深厚的情谊。诗中“委身不负君三顾”直接表达了诸葛亮对刘备的忠诚和感激,而“讨贼先陈疏两封”则展现了他的智谋和决心。后两句则对诸葛亮的功业进行了客观评价,认为不应仅以成败论英雄,其对汉室的贡献是长远的。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

江源

明广东番禺人,字一原。成化五年进士。任上饶知县,清讼狱,百姓感服。迁户部主事,历郎中,清慎自持,且有文誉。以忤权贵出为江西按察佥事。综理屯田水利,烛奸刷弊,不动声色。擢四川副使,乞休归,优游泉石,以诗自娱。卒年七十二。有《桂轩集》。 ► 11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