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乙巳: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具体对应哪一年需要根据历史背景来确定。
- 春夏间:春季和夏季之间的时间。
- 民饥:百姓饥饿。
- 更甚:更加严重。
- 老农:年老的农民。
- 愬穹苍:向苍天诉说。愬(sù),诉说。穹苍,指天空。
- 可耐:难以忍受。
- 春添闰月长:春天因为闰月而变得更长。闰月,农历中为了调整与太阳年历法的差异而增加的一个月。
翻译
大麦已经焦黄,小麦也已枯萎,饥饿的百姓无处向苍天诉说他们的苦难。人间度日如年,春天因为闰月而变得更加漫长,让人难以忍受。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夏之交,由于农作物歉收,百姓面临严重饥荒的悲惨景象。诗中,“大麦焦枯小麦黄”生动地表现了农作物的枯萎,而“遗黎何处愬穹苍”则抒发了百姓的无助和绝望。后两句“人间度日长如岁,可耐春添闰月长”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加深了饥荒带来的时间感觉的延长和生活的艰难。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反映了明代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困境,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