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岁大饥莆中民风八首

· 朱浙
甑以生尘突不黔,街头斗粟贵于金。 村庄男女馀多少,拆尽人间父母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zèng):古代蒸饭的一种瓦器。
  • 生尘:积满灰尘,形容无人使用。
  • 突不黔:烟囱不冒烟,形容家中无火做饭。
  • 斗粟:一斗米。

翻译

瓦器积满了灰尘,烟囱也不再冒烟,街头的米价贵得像金子一样。村庄里的男女老少所剩无几,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拆散家庭,这种行为如同撕裂了父母的心。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朝时期甲辰岁大饥荒的惨状。通过“甑以生尘突不黔”和“街头斗粟贵于金”的对比,生动地展现了饥荒的严重性和人们生活的艰难。后两句“村庄男女馀多少,拆尽人间父母心”则深刻反映了饥荒对家庭和社会的破坏,以及人们为了生存所做出的无奈选择,情感深沉,令人动容。

朱浙

明福建莆田人,字必东,号损岩。嘉靖二年进士,授御史。帝亟欲尊生母,而群臣必欲帝母昭圣皇太后,浙亦上疏力争。帝怒,立捕至内廷,除名为民。有《天马山房遗稿》。 ► 2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