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山之下有凤泉焉世传可以愈疾予承优诏许浴于兹凤泉之水其恩波欤感激之馀辄成古诗一首以示不忘云
新春领明诏,兹晨浴凤泉。
临源观沸水,谁能测其然。
翻疑混沌初,劫火犹连延。
地轴想已焚,日夜如烹煎。
又疑回禄沈,堕地生紫烟。
晶荧固宜尔,辉光烛金天。
方池甃寒石,涌出孤峰前。
渴虎讵能饮,乖龙宁敢眠。
我闻黄耇言,浴者沈疴痊。
时清自多验,浊世嗟无缘。
方今际昌运,明良逢圣贤。
山灵谅有知,寿域开八埏。
我来试?洗,寒温良不偏。
顿惊四体轻,末疾忽以捐。
拜手感天子,丹扃思刻镌。
题诗写山石,聊为来者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太白山:位于陕西省,是中国著名的山脉之一。
- 凤泉:传说中的神奇泉水,据说能治愈疾病。
- 愈疾:治愈疾病。
- 优诏:皇帝的优待诏令。
- 兹:这里。
- 恩波:比喻皇帝的恩泽如水波一样广泛。
- 感激:对别人的好意或帮助产生感动和谢意。
- 混沌初:宇宙形成之初的混沌状态。
- 劫火:佛教中指世界毁灭时的火。
- 地轴:地球的自转轴。
- 回禄:古代神话中的火神。
- 紫烟:紫色的烟雾,常用来形容神秘或仙境的景象。
- 晶荧:光亮闪烁的样子。
- 辉光:光辉。
- 烛金天:照亮天空。
- 甃寒石:用寒石砌成。
- 孤峰:孤立的山峰。
- 渴虎:比喻非常渴望的样子。
- 乖龙:不顺从的龙,比喻难以驯服的力量。
- 黄耇:古代对老人的尊称。
- 沈疴痊:沉重的疾病得到治愈。
- 时清:时世清明。
- 浊世:混乱的时代。
- 昌运:繁荣昌盛的时期。
- 明良:明智善良的人。
- 圣贤:品德高尚、智慧卓越的人。
- 山灵:山中的神灵。
- 寿域:长寿的地方。
- 八埏:八方边际。
- ?洗:沐浴。
- 寒温良不偏:水温适中,不冷不热。
- 四体轻:身体感到轻松。
- 末疾:轻微的疾病。
- 捐:抛弃,这里指疾病消失。
- 拜手:双手合十表示敬意。
- 天子:皇帝。
- 丹扃:红色的门,这里指宫门。
- 刻镌:刻写。
- 题诗:写诗。
- 山石:山中的石头。
翻译
新春之际,我接到皇帝的优待诏令,来到这里沐浴凤泉。 站在泉水源头,观看沸腾的水流,谁能解释这其中的奥秘? 我怀疑这是宇宙形成之初的劫火仍在延续, 想象中地球的自转轴已被焚烧,日夜不停地如火如荼。 又怀疑是火神回禄沉入地下,从地面升起紫色的烟雾。 光亮闪烁,光辉照亮天空,这本是理所当然的。 寒冷的石头砌成的方池,泉水从孤立的山峰前涌出。 即使是渴望的虎也无法饮用,不顺从的龙又怎敢安眠? 我听老人说,沐浴这泉水的人,沉重的疾病都能治愈。 在清明时代自然多有验证,而在混乱的时代则难以得到这样的缘分。 当今正是繁荣昌盛的时期,明智善良的人遇到了圣贤。 山中的神灵谅必有所知,长寿的地方向八方开放。 我来尝试沐浴,水温适中,不冷不热。 顿时感到身体轻松,轻微的疾病突然消失。 我双手合十,感谢皇帝,心中想着要在宫门上刻写。 我在山石上题诗,以此来让后来的人知晓。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朱诚泳在太白山下凤泉沐浴的经历和感受。诗中,诗人通过对凤泉的神奇和自身沐浴后的感受的描写,表达了对皇帝恩泽的感激之情。同时,诗人通过对时代和环境的赞美,展现了对清明时代的向往和对混乱时代的反思。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时代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