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亭午:正午。
- 探春:寻春,寻访春天。
- 迥:远。
- 风物:风光景物。
- 登眺:登高远望。
翻译
新年的第二天,正午时分,天空没有云彩。没有事先约定,我拉着朋友去寻访春天,唯恐错过了时机。在寒冷的松林中,听到松子落下的声音,在偏远的野外,很少见到人烟。风光景物让人愿意登高远望,不要介意我们归去得晚。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新年伊始,诗人无约而同地与友人出游山中的情景。诗中“亭午不云时”一句,既点明了出游的时间,又借天空的晴朗映衬出诗人心情的明朗。后文通过“松寒闻子落,野迥见人稀”的描写,展现了山中的幽静与自然的韵味,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喜爱和留连忘返的情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透露出一种随性而游、享受当下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