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朝

日气朝青池上波,交交啼鸟傍池多。 三春花事终难负,二月风光半未过。 土俗岁时存旧记,闺人单夹制轻罗。 正怜一树樱桃放,桃李相催奈若何。
拼音

所属合集

#花朝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花朝(zhāo):花朝节,简称花朝,俗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是汉族传统节日,一般于农历二月初二、二月十二或二月十五举行。
  • 稼竳(jìng):吴稼竳,明代诗人,字翁晋,孝丰人。天启中举人,有《元盖副草》、《寻云浪集》等。
  • (zhāo):早晨。
  • 交交:鸟鸣声。

翻译

早晨的阳光照在青青的池塘上,池水泛起波光,众多鸟儿在池边声声啼叫。 春天的花事终究难以辜负,二月的美好风光大半还未过去。 当地的风俗在岁时中保留着旧有的记载,闺中的女子们或穿着单衣,或穿着夹衣,制作着轻薄的罗衣。 正怜爱那一棵樱桃树绽放花朵,可桃花、李花相继开放,又能怎么办呢。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花朝节时的景象和人们的活动,以及对春日时光的感受。诗的首联通过描写早晨的阳光和池边的啼鸟,展现出春天的生机勃勃。颔联表达了对春天花事的珍惜,认为春天的美好不应被辜负,同时也点明了时间在二月,春光仍在。颈联则提到了当地的岁时风俗和闺中女子的活动,增添了生活气息。尾联以樱桃树开花为引,面对桃花、李花的相继开放,流露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春光的留恋。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们生活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时光的感慨。

吴稼竳

明浙江孝丰人,字翁晋,吴维岳子。以父任为郎,官至云南通判。以诗见称于王世贞,与吴梦旸、臧懋循、茅维称四子。工乐府。有《元盖副草》。 ► 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