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寓

神龟曾出洛,凤凰亦鸣岐。 灵物岂虚来,解后文明时。 羲文既以远,元气日以衰。 虽有麟与凤,致之者为谁。 嗟嗟仲尼氏,栖栖良足悲。 获麟竟遭毙,识者空涟洏。 嗤彼五胡世,祯祥何所期。 苍麟驾鼓车,天道真嗤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神龟:传说中的灵龟,这里指洛书中的神龟。
  • 凤凰:传说中的神鸟,象征吉祥。
  • :地名,传说中凤凰曾在此鸣叫。
  • 羲文:指伏羲和文王,古代的圣王。
  • 元气:指宇宙间的生命力或原始的自然力量。
  • :传说中的神兽,象征吉祥。
  • 栖栖:忙碌不安的样子。
  • 涟洏:泪流满面的样子。
  • 五胡:指中国历史上五胡乱华时期的五个主要民族。
  • 祯祥:吉祥的征兆。
  • 苍麟:苍老的麒麟。
  • 鼓车:古代用于战争的战车。
  • 嗤嗤:嘲笑的样子。

翻译

神龟曾经出现在洛水,凤凰也在岐山鸣叫。这些灵物岂是虚幻的,它们出现是为了预示文明的时期。伏羲和文王的时代已经远去,宇宙间的生命力日渐衰弱。虽然有麒麟和凤凰这样的吉祥之物,但谁能引来它们呢?可怜的孔子,他忙碌不安的生活实在令人悲哀。他得到的麒麟最终还是死去,知情者为此泪流满面。在五胡乱华的时代,吉祥的征兆又在哪里呢?苍老的麒麟被用来驾驶战车,天道真是可笑。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神龟、凤凰、麒麟等灵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古代文明衰落的哀叹和对时局的失望。诗中,“神龟”和“凤凰”象征着古代的文明和吉祥,而“羲文”的远去和“元气”的衰弱则反映了作者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孔子和麒麟的故事,以及五胡乱华的背景,进一步加深了诗中的悲怆和讽刺。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

朱诚泳

安徽凤阳人。明宗室。号宾竹道人。太祖第二子秦王朱樉玄孙。弘治元年袭封秦王。长安有鲁齐书院,久废,诚泳别易地建正学书院,又于其旁建小学,择军士子弟延儒生教授。工诗。著有《经进小鸣集》。卒谥简。 ► 13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