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教精舍为孔阳宗作

· 佘翔
金仙何日至西方,七宝林开古豫章。 见说自焚三昧火,至今时现玉毫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象教:佛教的别称,因佛教以形象教人,故称象教。
  • 精舍:指佛教徒修行的地方,也可指僧侣的住所。
  • 孔阳宗: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道。
  • 金仙:指佛陀,佛教中对佛陀的尊称。
  • 七宝林:佛教中指极乐世界的七宝树林,象征着极乐世界的富丽堂皇。
  • 古豫章:古代地名,今江西省南昌市一带,这里可能指某个古老的佛教圣地。
  • 三昧火:佛教术语,指修行者达到的一种精神境界,能够焚烧一切烦恼。
  • 玉毫光:佛教中指佛陀眉间的白毫,发出光芒,象征着佛陀的智慧和慈悲。

翻译

佛教的修行之地是为孔阳宗而建, 佛陀何时能从西方降临, 七宝树林在古老的豫章之地盛开。 听说佛陀自焚其三昧之火, 至今仍不时显现出玉毫的光芒。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佛教的崇敬和对佛陀智慧的赞美。诗中通过“金仙”、“七宝林”、“三昧火”和“玉毫光”等佛教意象,描绘了一个神圣而庄严的佛教世界。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佛教修行之地的向往和对佛陀智慧的无限敬仰。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宗教的虔诚和哲理的沉思。

佘翔

明福建莆田人,字宗汉,号凤台。嘉靖三十七年进士。任全椒知县。与御史议事意见相左,即拂衣罢去,放游山水以终。工诗,有《薜荔园诗稿》及《文草》。 ► 12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