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涵:包含,容纳。
- 虚室:空旷的房间,这里指心境空灵。
- 净瓶:佛教中用于盛水的瓶子,象征清净。
- 挂锡:僧人出行时挂在杖上的锡杖,这里指僧人暂住。
- 止观:佛教修行方法,指停止一切妄念,专心观察事物的真相。
- 杳冥:深远难见的样子。
翻译
水光映照在窗户上,显得格外洁白,竹子的绿色似乎染上了我的衣襟。 风露充满了这空旷的房间,江湖的景象仿佛被收入了清净的瓶中。 林梢上随意挂着僧人的锡杖,月光下静静地翻阅着经文。 在这样的环境中修行止观,听不见也看不见什么,只有秋天的声音从深远的地方传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僧人在水边竹林中的静修生活。诗中,“水光”、“竹色”、“风露”、“江湖”等自然元素与“虚室”、“净瓶”、“挂锡”、“翻经”等佛教意象交织,形成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通过“止观”和“秋声出杳冥”的描写,表达了僧人内心的宁静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元代诗人成廷圭对禅意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