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岳宫醮夜观王澹渊高士蒇事自登瀛桥而迎师入黄箓坛
濛濛云气湿霓旌,小队红绡凤䗶明。
鸾鹤舞随行道影,鱼龙出听步虚声。
淮南高士青毛节,句曲仙人碧玉笙。
一路天风吹不断,此身今夕在蓬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
- 岳宫:指道教的宫观。
- 醮(jiào):道教的一种祭祀仪式。
- 蒇事(chǎn shì):完成事务。
- 登瀛桥:桥名,具体位置不详。
- 黄箓坛:道教祭祀用的黄色坛场。
- 濛濛:形容云雾缭绕的样子。
- 霓旌(ní jīng):彩色的旗帜。
- 䗶(là):古代一种类似凤的鸟。
- 步虚声:道教音乐中的一种,模仿仙人步行的声音。
- 淮南高士:指在淮南地区有高德的人。
- 青毛节:指道教中的一种仪式或标志。
- 句曲仙人:指道教中的仙人。
- 碧玉笙:用碧玉制成的笙,一种乐器。
- 蓬瀛:传说中的仙境,蓬莱和瀛洲。
翻译
云雾缭绕,湿润了彩色的旗帜,一小队人马穿着红绡,凤䗶的羽毛闪耀着明亮的光芒。 鸾鹤随着行道的影子起舞,鱼龙似乎在聆听步虚的仙音。 淮南的高士手持青毛节,句曲的仙人吹奏着碧玉笙。 一路上的天风不断吹拂,今夜的我仿佛置身于仙境蓬瀛之中。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元代道教祭祀仪式的盛况,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仪式的神秘与庄严。诗中“濛濛云气”、“霓旌”、“红绡凤䗶”等词语,勾勒出一幅仙气缭绕的画面,而“鸾鹤舞”、“鱼龙听”则增添了仪式的神秘感。结尾的“蓬瀛”更是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仙境,表达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崇敬和对仙境的向往。
成廷圭的其他作品
- 《 送张师廉归富春 》 —— [ 元 ] 成廷圭
- 《 和张仲举博士见寄至日诗 》 —— [ 元 ] 成廷圭
- 《 和李克约东皋杂兴四首 》 —— [ 元 ] 成廷圭
- 《 送谷君王都事赴南台御史 》 —— [ 元 ] 成廷圭
- 《 李子英心远亭 》 —— [ 元 ] 成廷圭
- 《 次陈养吾见寄韵 》 —— [ 元 ] 成廷圭
- 《 甫里先生故宅是时马县尹葺其庙 》 —— [ 元 ] 成廷圭
- 《 送郜彦清之浙西宪史时有高德晋同日应辟之江西所以诗中故及之 》 —— [ 元 ] 成廷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