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庐山高斋赴南康监郡时兵火之馀在吴城山开司

公昔骑麟下星渚,前身恐是匡庐君。 孤城遗老穷无告,太守真符喜见分。 彭蠡帆樯明夕照,吴城旌旆拂秋云。 明年春殿论功赏,传奏先将姓字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骑麟:骑着麒麟,传说中的神兽,这里形容高斋的非凡身份。
  • 星渚:星辰和渚水,指天上的星辰和地上的水域,象征高远和广阔。
  • 匡庐君:指庐山之神,匡庐是庐山的别称。
  • 孤城遗老:指战乱后的孤城和幸存的老人。
  • 穷无告:生活困苦,无人可以诉说。
  • 太守真符:太守的正式任命文书,这里指高斋的官职。
  • 彭蠡:即鄱阳湖,中国最大的淡水湖。
  • 帆樯:船帆和桅杆,代指船只。
  • 吴城:地名,位于江西省。
  • 旌旆:旗帜。
  • 春殿:春天的宫殿,这里指朝廷。
  • 论功赏:评定功绩并给予奖赏。
  • 传奏:传达奏章。
  • 姓字:姓名。

翻译

您曾骑着麒麟降临星辰与水域之间,前世恐怕就是庐山的神灵。 孤城中幸存的老人生活困苦,无人可以诉说,而您的到来带来了喜讯。 彭蠡湖上的船只在夕阳下显得格外明亮,吴城的旗帜在秋云中飘扬。 明年春天,朝廷将会评定功绩并给予奖赏,您的名字将会首先被传奏。

赏析

这首作品以神话般的笔触赞美了高斋的非凡身份和即将到来的荣耀。诗中通过“骑麟下星渚”和“匡庐君”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高斋的超凡脱俗。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孤城遗老的困境和太守的喜讯,突出了高斋的仁政和希望。最后,诗人预言高斋将会在朝廷中获得功赏,其名字将被传颂,表达了对高斋未来的美好祝愿。

成廷圭

元芜城人,字原常,一字元章,又字礼执。好读书,工诗。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间,扁其燕息之所曰居竹轩。晚遭乱,避地吴中。卒年七十余。有《居竹轩集》。 ► 5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