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鲸川四重午,岁月若飘风。诗书万卷何事,白首课儿童。试把楚词高咏,更取清尊细酌,醒醉竟谁同。俯仰百年了,求足不求丰。
愧吾身,犹未脱,世尘中。还丹有诀谁悟,回首忆仙翁。我欲乘云归去,独与山灵晤语,修道倘成功。笑谢醯鸡瓮,白日看长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鲸川:指大河,这里比喻时间的流逝。
- 四重午:指端午节,一年中的第五个月,第五天。
- 飘风:疾风,比喻时间的迅速流逝。
- 楚词:指楚国的诗歌,如屈原的《离骚》等。
- 清尊:清酒。
- 俯仰:低头和抬头,比喻时间的短暂。
- 还丹:道教中指炼制的长生不老药。
- 醯鸡瓮:比喻狭小的世界或见识。
- 山灵:山中的神灵。
翻译
在鲸川河畔度过第四个端午节,岁月如同疾风般迅速。我读了无数的诗书,究竟为了什么,直到白发苍苍还在教导儿童。试着高声吟咏楚国的诗歌,再细细品味清酒,清醒或醉倒,又有谁能与我共享这份心境。低头抬头之间,一生就这样过去了,我追求的是满足而非丰盛。
我感到惭愧,自己仍未脱离尘世的束缚。回首想起那些懂得炼丹秘诀的仙翁,我想要乘云归去,独自与山中的神灵对话,如果修道成功。我会笑着告别狭小的世界,在白日下仰望广阔的天空。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向往。通过对比诗书与白首课童的场景,突显了作者对知识与智慧的追求,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诗中“俯仰百年了,求足不求丰”一句,深刻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满足感的理解。结尾处的“笑谢醯鸡瓮,白日看长空”则展现了作者对自由与广阔天地的向往,体现了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