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仙客

· 王哲
五旬五,过半百。诸公把我频搜索。眼如遮,耳如闻,口中齿豁,颏上髭须白。 外容苍,内容黑。金花地上真粟麦。秆儿钐,穗儿摘。 三车搬过,便是迎仙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五旬五:指五十岁。
  • 过半百:超过五十岁。
  • 频搜索:频繁地寻找或观察。
  • 眼如遮:眼睛像是被遮住了,形容视力不佳。
  • 耳如闻:耳朵像是能听见,形容听力尚存。
  • 口中齿豁:嘴里的牙齿有缺失。
  • 颏上髭须白:下巴上的胡须变白。
  • 外容苍:外表显得苍老。
  • 内容黑:内心深沉或阴暗。
  • 金花地:比喻美好的土地或境界。
  • 真粟麦:真的像粟和麦一样。
  • 秆儿钐:用镰刀割下秆子。
  • 穗儿摘:摘取穗子。
  • 三车搬过:用三辆车搬运过去,比喻完成了一项大工程或转变。
  • 迎仙客:迎接仙人的客人,比喻达到某种高境界或得到某种超凡的体验。

翻译

五十岁,已经过了半百之年。诸位朋友频繁地观察我。眼睛像是被遮住了,耳朵还能听见,嘴里的牙齿有缺失,下巴上的胡须已经变白。外表显得苍老,内心深沉。在金花般美好的土地上,真的像粟和麦一样生长。用镰刀割下秆子,摘取穗子。经过三辆车的搬运,我便成为了迎接仙人的客人。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一位五十岁老人的外貌和内心,展现了岁月的痕迹和人生的变迁。诗中“眼如遮,耳如闻”等句巧妙地表达了老人感官的衰退,而“外容苍,内容黑”则揭示了外表与内心的对比。最后通过“三车搬过,便是迎仙客”的比喻,表达了老人经历了一生的努力和转变,最终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升华和超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王喆对人生深刻洞察和独特感悟。

王哲

金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 6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