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兴圣寺琦元璞长老兼简黄庭英知事

太息衰年七十强,经旬留宿赞公房。 上堂也趁阇黎饭,入阁仍分般若汤。 华渚虹霓生雨气,法筵龙象识天香。 遥知今夕南湖月,谁与郎官共晚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太息:深深地叹息。
  • 衰年:老年。
  • 七十强:超过七十岁。
  • 赞公房:指寺庙中的住所。
  • 阇黎:僧侣,这里指寺中的僧人。
  • 般若汤:佛教用语,指智慧之汤,这里可能指寺中的茶水或食物。
  • 华渚:美丽的河岸。
  • 虹霓:彩虹。
  • 法筵:佛教法会。
  • 龙象:佛教中指修行高深的僧人。
  • 天香:指佛教法会中的香火。
  • 南湖: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郎官:古代官职名,这里可能指某位官员或朋友。
  • 晚航:晚上的船行。

翻译

深深叹息自己已是七十多岁的老者,在寺庙中住了十几天。 上堂时顺便吃了僧侣的饭,进入阁楼还分享了智慧之汤。 美丽的河岸上彩虹带来了雨气,法会上高僧们能识别出天香。 遥想今夜南湖的月光,不知谁与郎官一同乘船夜游。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老年生活的感慨和对寺庙生活的怀念。诗中,“太息衰年七十强”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年老的无奈和叹息,而“经旬留宿赞公房”则描绘了诗人在寺庙中的宁静生活。后两句通过对寺庙日常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怀念。结尾的“遥知今夕南湖月,谁与郎官共晚航”则带有一定的遐想色彩,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成廷圭

元芜城人,字原常,一字元章,又字礼执。好读书,工诗。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间,扁其燕息之所曰居竹轩。晚遭乱,避地吴中。卒年七十余。有《居竹轩集》。 ► 5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