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拔寔彦卿被召之翰林直学士

天上仙人紫绮裘,偶题明月到扬州。 日边使者徵方急,泉下奸臣死亦羞。 宣室正思前席问,淮南谁赋小山幽。 玉堂信与人间隔,肯为琼花更少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拔寔彦卿:人名,具体身份不详。
  • 翰林直学士:官职名,翰林院的直学士,负责起草诏令等。
  • 紫绮裘:紫色的绮罗裘衣,指华贵的服饰。
  • 日边:指皇帝身边,比喻朝廷。
  • 徵方急:徵召非常急迫。
  • 泉下:指黄泉之下,即阴间。
  • 宣室:古代宫殿名,这里指朝廷。
  • 前席问:指皇帝在朝堂上向前移动坐席,以示亲近和重视。
  • 淮南:地名,指淮南地区。
  • 小山幽:指淮南小山的幽静之美。
  • 玉堂:指翰林院,因其地位尊贵,故称玉堂。
  • 琼花:比喻美好的事物。

翻译

天上的仙人穿着华贵的紫绮裘,偶然题诗明月,传到了扬州。 皇帝身边的使者急切地征召,泉下的奸臣死去也感到羞愧。 朝廷正渴望前席问政,淮南谁来赋咏小山的幽静。 玉堂与人间相隔甚远,你是否愿意为那琼花般的美好事物稍作停留。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拔寔彦卿被召入翰林院的祝贺与留恋之情。诗中,“天上仙人紫绮裘”形容友人的超凡脱俗,“日边使者徵方急”则体现了朝廷对友人的重视。后两句则通过对比“泉下奸臣”的羞愧与“宣室正思前席问”的期待,突出了友人的正直与才华。结尾的“玉堂信与人间隔,肯为琼花更少留”则流露出诗人对友人即将离去的依依不舍,以及对友人未来在翰林院中能够有所作为的祝愿。

成廷圭

元芜城人,字原常,一字元章,又字礼执。好读书,工诗。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间,扁其燕息之所曰居竹轩。晚遭乱,避地吴中。卒年七十余。有《居竹轩集》。 ► 5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