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日书所见

干戈满地起风尘,民物凋零府库贫。 黄犊乌犍烹作食,雕梁画栋拆为薪。 江淮经理须贤俊,草泽诛求到隐沦。 漫道宽心应是酒,老夫三日不沾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干戈:古代兵器,比喻战争。
  • 风尘:比喻战乱。
  • 民物:人民和财物。
  • 凋零:衰败,不振。
  • 府库:国家贮藏财物、兵甲的处所。
  • 黄犊:小黄牛。
  • 乌犍:黑色的牛。
  • 雕梁画栋:指建筑物华丽的装饰。
  • 草泽:指民间。
  • 诛求:需索,征求。
  • 隐沦:隐居的人。
  • 宽心:使心情舒畅。

翻译

战乱四起,风尘满天,人民和财物都遭受了严重的损失,国家的府库也变得贫困。小黄牛和黑牛都被宰杀作为食物,华丽的建筑也被拆毁当作柴火。江淮地区急需贤能的人才来管理,而民间的资源也被征收到连隐居的人都无法幸免。虽然有人说喝酒可以让人心情舒畅,但我已经三天没有沾过一滴酒了。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战乱时期社会的惨状,通过“干戈满地”、“民物凋零”等词句,生动地展现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苦难。诗中“黄犊乌犍烹作食,雕梁画栋拆为薪”一句,以对比手法突出了战乱中人们生活的艰辛和无奈。结尾的“老夫三日不沾唇”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无力感,整首诗情感深沉,反映了元代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疾苦。

成廷圭

元芜城人,字原常,一字元章,又字礼执。好读书,工诗。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间,扁其燕息之所曰居竹轩。晚遭乱,避地吴中。卒年七十余。有《居竹轩集》。 ► 5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