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蓬莱

· 王哲
词意悟,就上好修修。意马心猿都捉住,攀缘爱念一齐休。善事莫迟留。 三教好,妙理最深幽。摆脱浮生并世事,这回前路赴蓬洲。此个是归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意马心猿:比喻心思不定,如同奔跑的马和跳跃的猿猴。
  • 攀缘爱念:指执着于世俗的欲望和情感。
  • 善事:指做好事,行善。
  • 浮生:指短暂无常的人生。
  • 世事:指世间的一切事务和纷扰。
  • 蓬洲:传说中的仙境,比喻理想中的清净之地。
  • 归头:指归宿,最终的目的地。

翻译

领悟了词中的深意,就要好好修行。将那心思不定如同奔跑的马和跳跃的猿猴都捉住,放下所有执着于世俗的欲望和情感,一切攀缘爱念都停止。行善之事不要迟疑停留。

三教的道理都很深奥,其中最精妙的是深邃的哲理。摆脱短暂无常的人生和世间的一切纷扰,这回前路将通往仙境蓬洲。这就是我们的归宿。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比喻和象征,表达了作者对修行的理解和追求。诗中“意马心猿”和“攀缘爱念”生动地描绘了人心的不定和世俗的执着,而“善事莫迟留”则强调了行善的紧迫性。后半部分通过对“浮生”和“世事”的摆脱,以及对“蓬洲”的向往,展现了作者对清净、超脱境界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元代道教诗歌的特点。

王哲

金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 635篇诗文

王哲的其他作品